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 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的通知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2 15:12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学生深入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增长才干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做好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工作,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学校总体教学安排,特开展重庆城市科技学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程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学生假期返乡进行社会调研,记录所看所想,撰写调查报告论文。

一、社会实践调查主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郑重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并提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要求。党的二十大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进大会主题,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并将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格,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特组织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弘扬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感悟精神力量,担当时代使命。请同学们以暑期为契机,结合“三下乡”活动,立足自己的家乡或自己了解和熟悉的地区,根据主题进行社会实践调研。

具体内容可以选择合理角度进行更有针对性调查研究,参考选题如下:

1.红色足迹寻访调研(如:走访革命圣地、纪念馆、党史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探寻精神谱系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时代价值……

2.口述史与专题调研(如:采访老党员、老战士、先进模范人物、时代楷模、基层党员干部等,搜集整理红色精神口述史料,围绕某一精神谱系展开社会实践调研……

3.理论宣讲与志愿服务调研(如:深入社区、乡村、中小学等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微宣讲,结合专业特长展开教育帮扶、红色文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注:可以根据上述选题展开深入调查,也可以围绕主题内容自拟题目,展开调研,体现调研内容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阐释对调研内容的未来预判以及个人期待。

二、社会实践调查具体说明

1.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1)请大家自行下载并打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表(双面打印,详见附件1),社会实践报告表填写应该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行文规范且书写工整必须是手写,不得打印、复印),不得抄袭。

2)调研报告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论点,有充分的资料,其中一半以上的资料必须来源于自己调查的第一手实证资料,引用他人资料必须注释。

3)客观真实。撰写实践报告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实践报告则被判定为“不合格”。

4)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2.相关配套成果说明

可以结合自身社会实践调研情况另外附加实践调查的相关配套成果,如:摄影作品(一组照片4张左右)等其他与实践主题和自身选题密切相关的实践配套成果,必须为原创。鼓励大家积极提交此类成果,可获得额外加分。

三、参加学生范围

2023级全校各专业本科学生(不含专升本)以及该实践课的重修学生

四、提交安排

1.实践报告提交时间:

永川校区:第1周周三(2025910日)下午14:00-17:00

巴南校区:第1周周三(2025910日)下午14:00-17:00

 2.实践报告提交地点及任课教师联系方式:详见附件2

3.提交要求:以行政班为单位由各班学委收齐,按教务系统点名册排序,并附点名册(标注清楚班级、学号、姓名),未交学生在名单内标注,交至本班实践课教师(实践课教师为本班课表2024-2025学年第2学期第21周的任课教师)。

注意: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间提交的请提前联系指导老师,过期未交且未提前说明的,视为缺考。

五、补充说明

1.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考核成绩为优、良、中、合格与不合格五种,评定主要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及其相关成果材料,单独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成绩。

2.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应注意自身安全,对自身安全负责,不参与具有危险性的活动。

附件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Ο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附件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任课教师联系方式

序号

姓名

办公室门牌号

联系方式

校区

1

朱 莉

马克思主义学院206

270851028@qq.com

永川

2

成 丽

马克思主义学院206

283937013@qq.com

永川

3

陈胜

马克思主义学院208

895084834@qq.com

永川

4

兰敏利

马克思主义学院207

120592058@qq.com

永川

5

肖和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

16909327@qq.com

永川

6

李方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203

314556179@qq.com

永川

7

韩彩艳

马克思主义学院205

1191524265@qq.com

永川

8

马千惠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

2247666285@qq.com

永川

9

罗 萍

马克思主义学院206

2257526354@qq.com

永川

10

柳 雪

马克思主义学院206

617681160@qq.com

永川

11

邹玉华

马克思主义学院206

1798615756@qq.com

永川

12

刘学民

马克思主义学院206

617681160@qq.com

永川

13

王银峰

马克思主义学院206

2257526354@qq.com

永川

14

黄宗明

马克思主义学院206

1798615756@qq.com

永川

15

刘 茜

第一行政楼205

434948685@qq.com

永川

16

马 健

马克思主义学院207

120592058@qq.com

永川

17

李 宇

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302

2328018801@qq.com

永川

18

周 燕

博学楼412

190655642@qq.com

巴南

19

曾配源

博学楼412

254347759@qq.com

巴南

20

刘晓梅

博学楼412

1148678465@qq.com

巴南

21

陶翠微

博学楼412

2978690347@qq.com

巴南

22

文雨馨

博学楼412

352521722@qq.com

巴南

23

程 琳

博学楼412

1393313002@qq.com

巴南

24

雷惠云

博学楼412

1249983940@qq.com

巴南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电话区号:023     办公地点:第二行政楼2层
教务处管理部门电话:教学运行管理49841266     学籍培养管理49480155     教学质量管理49892572     综合实践管理49580950     发展规划科49890078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22 17:27:48